县、乡、村医疗服务一体化
市级精神卫生机构
24小时咨询热线:
0870-2126680
0870-2126680
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绿荫村6组
619606558@qq.com
扫码打开移动端网站
昭通精神病卫生中心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
昭通精神病卫生中心
失眠是临床常见症状,多与抑郁和焦虑障碍等精神疾病同时或相继发生,且临床上常难以界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。鉴于失眠与抑郁、焦虑存在的交互作用,因此对抑郁、焦虑和失眠进行综合干预和管理成为目前疾病治疗的新趋势。
曲唑酮是一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,临床上广泛用于失眠及抑郁焦虑伴发或共病失眠的患者。
一、曲唑酮作用特点:
(1)曲唑酮属苯基哌嗪和三唑并吡啶衍生物。临床将其归为5-羟色胺(5-HT2)拮抗剂/再摄取抑制剂(SARI)类抗抑郁药物。
(2)曲唑酮可作用于多种神经递质受体,具有阻断5-HT2A/2C受体、肾上腺素α1受体和组胺受体1(H1)的作用,也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5-HT转运体,阻断5-HT的再摄取。
二、曲唑酮代谢特点:
(1)曲唑酮口服易吸收,不选择性蓄积于任何组织。血药浓度达峰时间1~2h(空腹服药1h达峰,餐后服药则需2h达峰)。食物对其吸收有一定影响,餐后立即服用会增加吸收量,但最大血药浓度会降低,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会延长。
(2)曲唑酮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89%~95%。曲唑酮口服72h内70%~75%的代谢物通过尿液排出,少量(<1%)在粪便中以原型排出。
(3)曲唑酮主要经肝脏代谢,部分经细胞色素P450(CYP)3A4酶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m-氯苯哌嗪(m-CPP),部分由CYP2D6和CYP1A2代谢。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:临床作用以曲唑酮原型为主。
(4)曲唑酮的半衰期为5~9h,既可以避免半衰期过长导致的宿醉效应(增加老年患者发生跌倒乃至骨折的风险),又可以避免因半衰期太短而难以控制早醒。
(5)与苯二氮䓬类药物相比,曲唑酮无成瘾性。
三、曲唑酮临床作用特点:
(1)镇静催眠:目前已知觉醒机制涉及多种神经递质,包括组胺、5-HT、去甲肾上腺素、多巴胺和乙酰胆碱。曲唑酮可拮抗突触后H1受体,降低组胺的促醒作用。它还通过拮抗α1受体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的促觉醒作用。曲唑酮可拮抗GABA能中间神经元上的5-HT2A/2C受体,能一定程度提高GABA能效应,促进睡眠,尤其是增加慢波睡眠。临床用药评价:GABA即γ-氨基丁酸。
(2)抗抑郁焦虑:曲唑酮阻断5-HT再摄取,增加突触间隙5-HT浓度,直接刺激5-HT1A受体产生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,但低剂量时该效应较弱。此外,曲唑酮阻断5-HT2A受体、H1受体和α1受体的效应,具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。
四、常规用法、用量:
结合《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》(2017版)推荐及相关抑郁、焦虑共病失眠的临床实践经验,推荐曲唑酮的用量用法如下:
(1)治疗伴轻度抑郁焦虑情绪的失眠患者:曲唑酮可单药起始,剂量为25~150mg。中青年患者25~50mg起始,1周内滴定至100mg。老年患者则从25mg起始,可逐步滴定至50~150mg。
(2)治疗抑郁、焦虑障碍共病失眠的患者:曲唑酮作为抗抑郁治疗的辅助用药,第1周:曲唑酮25~50mg起始+SSRI/SNRI,第2周:曲唑酮50~100mg+SSRI/SNRI。对于严重抑郁患者,可酌情增加曲唑酮剂量,以提高协同抗抑郁效应。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:SSRI即选择性5-HT再摄取抑制剂,SNRI即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。
(3)对于发生苯二氮䓬类药物(BZD)依赖和戒断反应的焦虑与失眠患者(持续服用6个月以上患者):睡前服用的BZD减半,每晚睡前加用曲唑酮,起始剂量25~50mg,根据患者睡眠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为50~200mg/d。患者达睡眠满意状态后,稳定5天再将苯二氮䓬类药物减半,每5天调整一次药物剂量直至停用苯二氮䓬类药物。
五、临床用药注意事项:
(1)曲唑酮治疗时需缓慢滴定,以便患者能逐渐耐受药物,在综合考量疗效及患者的耐受性后确定治疗的最佳剂量。
(2)由于老年人肝代谢活性降低,对曲唑酮清除减慢,应斟酌其潜在的不良作用相应降低剂量。以上也适用于青少年人群。针对特殊人群,需评估获益与药物潜在不良反应的风险,再对这类群体进行具体治疗。
(3)曲唑酮需睡前服用,以减轻次日不良反应。
(4)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困倦、疲乏,偶见皮肤过敏,视力模糊、便秘、口干、头痛、恶心等,多数在服药后很快出现,随着用药时间会逐渐减轻或消失。
(5)由于拮抗α1受体,少数患者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。通常50mg剂量约降低血压10~15mmHg。对于血压正常者基本不受影响,合并使用降压药患者需适当减小降压药用量,但对低血压患者需慎用。对伴有心血管病的抑郁患者总体较为安全,长期使用偶见窦性心动过缓。
(6)在服用曲唑酮后发生过度镇静或严重思睡的患者,不应驾车或操作危险机械设备。
六、停药或减量:
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安全无成瘾性,定期评估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,若患者不能耐受可逐渐停药或减量。缓慢减药以避免撤药反应,但尚未明确证明有耐受性、依赖性和撤药反应。因此,在停药前的2~4周内应根据临床症状逐渐减量。
需要用药咨询的患者及家属,请扫码加入昭通市精神卫生中心药房工作群或来电,我们将及时回复您的提问。
联系电话:0870-2128955
通讯员|杨雪
初审|石富雄
终审|吴天仲
来源|昭通市精神卫生中心药剂科
上一篇: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知识